邱定蕃

編輯 鎖定 討論999
邱定蕃,1941年10月20日出生于香港,江西省廣昌縣人,有色金屬冶金、化工冶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礦漿電解新技術”開拓者。
1962年大學畢業(yè),1989年通過國家留學考試赴加拿大Queens' University學習和研究并擔任該校研究生副導師。1985-2002年任北京礦冶研究總院主管科研副院長、博導,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兼任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學部副主任、常委,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副理事長。
邱定蕃長期從事有色金屬冶金、化工冶金的研究與開發(fā)。他研究成功的萃取分離鎳、鈷技術在中國國內首次實現了工業(yè)化。此外,他在資源循環(huán)方面有較深的研究,主持和參與了許多工程院咨詢戰(zhàn)略研究項目 [1]  。
中文名
邱定蕃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香港
出生日期
1941年10月20日
職    業(yè)
科學家
畢業(yè)院校
江西工學院(現南昌大學)
主要成就
“礦漿電解新技術”開拓者
研究領域
有色金屬冶金、化工冶金

邱定蕃人物經歷

編輯
1941年10月出生于香港,原籍江西省廣昌縣貫橋鄉(xiāng),在風景秀麗的赤水鎮(zhèn)度過了他的童年時代 [2] 
邱定蕃 邱定蕃
1951年,他剛滿10歲便念完了赤水小學,畢業(yè)時名列前茅。
1952-1954年在廣昌中學學習。
1954-1957年在南城中學高中部學習。
1962年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江西工學院(現南昌大學)化工系,同年進入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工作。
1985年后任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副院長。
1990年(一說1989年)通過國家教委公派出國留學考試,以高級訪問學者身份赴加拿大著名學府——皇后大學學習和研究,并擔任了該校礦物工程系研究生導師。留學結束后回國 [3]  。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8年,當選為難冶有色金屬資源高效利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第一屆專家委員會成員。
2013年,被選為中國安全生產協會第一屆專家委員會成員。
2015年,被聘為江西財經大學產業(yè)經濟研究院顧問 [4]  。
邱定蕃先后出訪過澳大利亞、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日本、中南美及非洲等20余個國家從事合作研究、學術交流并多次應邀在國際會議上作大會特邀報告或擔任大會學術委員會主席 [5] 

邱定蕃主要成就

編輯

邱定蕃科研成就

邱定蕃 邱定蕃
邱定蕃在長達20年的時間里完成了大量的應用基礎研究并解決了許多工程化難題。20世紀80年代初,邱定蕃主持研究成功的P204萃取分離重金屬在中國國內首次實現了工業(yè)化,為彌補當時國內鈷的短缺作出了貢獻。
此外,他在處理含鎳鈷紅土礦、低品位錳礦等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貢獻。1989年,他建議在新疆大型鋼鎳礦采用先進的“加壓浸出鎳精煉新工藝”,并作為試驗項目總負責人,主持了上百人的聯合攻關。20世紀90年代,與他人合作發(fā)明“礦漿電解新技術”,成為了該項技術的開拓者,提出了與國外學者不同的反應機理,實現了金屬的進一步提取,降低了能耗,特別是在冶煉過程中不產出二氧化硫。1993年建成中國第一座重金屬加壓精煉廠,使中國鎳精煉從20世紀50年代水平跨入世界先進行列,該項成果獲199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97年在湖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礦漿電解工廠,金屬回收率提高了10%。該項成果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發(fā)明一等獎和1998年國家發(fā)明二等獎。
邱定蕃參與了多項國家重大項目的論證和研究工作。他參與的“國家12個重要領域技術政策研究”獲198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他參加中國工程院重點課題“西北地區(qū)水資源配置、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我國礦產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和“東北地區(qū)水土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等。2002年,他較早在中國國內提出“加快建設資源循環(huán)型社會”的建議,并主持了中國工程院‘有色金屬資源循環(huán)利用’、“我國有色稀有金屬材料的現狀及發(fā)展戰(zhàn)略”、“新疆可持續(xù)發(fā)展中有關水資源的戰(zhàn)略研究(工礦組)”和“有色金屬工業(yè)CO2排放、評估和對策研究”等課題 [5]  ?!霸颇显枏碗s金礦資源綜合利用”獲200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 [5] 
據2012年12月6日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官網資料顯示,邱定蕃共獲國家或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發(fā)明獎和自然科學獎17項。其中,2004年獲中國光華工程科技獎,2006年獲
《礦槳電解》 《礦槳電解》
何梁何利科學技術獎。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學術專著6本 [5]  ,其中《礦漿電解》一書是世界上第一本有關這項技術研究和生產的學術專著。作為一種全新的提取冶金,礦漿電解已經顯示了生命力,但它仍有待于擴展應用領域。對復雜多金屬礦的礦漿電解研究有可能為中國豐富的多金礦尋找到一條有效的處理途徑 [3]  。
邱定蕃著有《礦槳電解》、《有色金屬工業(yè)低碳發(fā)展:全國有色金屬工業(yè)低碳經濟及冶煉廢氣減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有色金屬資循環(huán)利用》等 [6]  。

邱定蕃人才培養(yǎng)

指導學生
  
姓名學位名稱學位授予年份學位論文
韓歡慶博士2007鋁電解惰性陰極新材料的制備研究
劉維平博士2007礦漿電解制備超細銅粉及其應用研究
張英杰博士1999云南元陽金精礦礦漿電解基礎理論研究
王成彥博士2002復雜銻鉛礦礦漿電解工藝及理論研究 [7] 

邱定蕃榮譽表彰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 

邱定蕃社會任職

編輯
曾任:
  • 擔任過技術員、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和研究室主任等職務。此外還兼任中國環(huán)保學委會主任、重冶學委會副主任、《有色金屬》雜志總編輯 [3]  。
  •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原黨委書記兼副院長(主管科研工作)
現任:
  •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研究員、博導
  •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副理事長(兼)
  • 2008年12月,被聘請為江西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六屆委員會顧問 [8] 
  •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校兼職教授
  • 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學部副主任
  • 中國再生資源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盟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 [9] 
  • 中國循環(huán)經濟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 [12] 
  • 清華大學中國工程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院學術委員會成員 [13] 
  • 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戰(zhàn)略推進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14] 
  • 2017年5月19日,被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屆董事會選舉為提名委員會主任 [15]  。
  • 華南理工大學雙聘院士 [5] 

邱定蕃人物評價

編輯
滿頭蒼發(fā),已近耄耋之年的邱定蕃院士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科研創(chuàng)新活力,始終與同事并肩奮戰(zhàn)在礦冶科研一線。他不慕名利、不計得失,潛心鉆研,致力于有色金屬的提取、分離和回收研究,先后獲得了17項國家和省部級獎項,為祖國礦冶事業(yè)的發(fā)展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尖端緊缺人才。邱院士作為一名冶金行業(yè)的老工作者,既體現出他為人治學的低調謙和,又反映出他對這份工作的篤定和堅守 [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 評

邱定蕃人物影響

編輯
中國有色金屬冶金學術會議
中國有色金屬冶金學術會議 中國有色金屬冶金學術會議 [17]
2014年,邱定蕃教授倡議并發(fā)起中國有色金屬冶金學術會議,每年舉行一次,得到了中國工程院、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會、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等數十家科研院所、學會、高校及廠礦企業(yè)的大力支持,已成為有色金屬冶金行業(yè)的學術盛會,受到業(yè)界的廣泛關注 [18]  。
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fā)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
詞條標簽:
行業(yè)人物 , 教師 , 大學教師 ,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