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灝(1939年5月-),湖南長沙人。中國遺傳藥理學和藥物基因組學學科的開拓者和帶頭人,個體化醫學奠基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
1962年畢業于武漢醫學院醫療系;1995年3月任湖南醫科大學副校長;2005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
-
人物關系有錯誤 已反饋
-
糾錯關閉糾錯
- 中文名
- 周宏灝
- 國 籍
- 中國
- 民 族
- 漢
- 出生地
- 湖南長沙
- 出生日期
- 1939.5
- 職 業
- 醫學家
- 畢業院校
- 武漢醫學院
- 主要成就
- 中國遺傳藥理學的開拓者和學術帶頭人
- 代表作品
- 《遺傳藥理學》
周宏灝人物經歷
編輯1962年,周宏灝畢業于武漢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前身)。
1983年,周宏灝在香港大學做訪問學者時,每周有半天時間看高血壓門診。他發現同樣癥狀的高血壓患者,中國人和英國人需要的藥物劑量卻不同,有的藥英國人的劑量甚至是中國人的2到8倍。對這樣的情況,傳統的解釋是中國人的體重比英國人輕,因為“體重論”是當時已被國際醫學界廣泛認同的“真理”。但周宏灝開始懷疑:“體重差距不可能有2到8倍這么大啊!會不會有一個規律性的因素或者機制引起藥物反應的種族差異呢?”他決定以此作為課題,探索其中的奧秘。
1984年,周宏灝到美國Vanderbilt大學訪問學者,進行關于藥物反應種族差異的研究。經過幾年攻關,他科學地證實黃種人和白種人對藥物代謝和敏感性均有顯著差異,并最終系統闡明了藥物反應種族差異的機制。這一研究在國際藥理學和臨床藥理學界產生了很大影響,被國際同行譽為“藥物反應種族差異的經典研究”,并導致美國等國家相繼規定新藥臨床試驗和國外藥品注冊需要考慮種族因素。
1991年,周宏灝放棄國外優厚的條件,回到了湖南醫科大學,建成國內第一個臨床藥理研究所,他把研究方向擴大到民族和個體之間的差異研究。在證實了藥物反應差異確實存在后,周宏灝便開始研究為什么會存在這種差異。為了完成這項研究,他和他的學生們先后在湖南、廣西、云南、新疆、內蒙等地,采集了4000多人用藥后樣品。繼而,周宏灝用現代技術對這些樣品進行分析和機理研究,得出重要結論:不僅世界各種族用藥后的反應有差異,中國各個民族之間的藥物反應也不同,個體之間也因基因的變異也會不相同。
1995年3月,任湖南醫科大學副校長。
2002年2月,任中南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所長。
2005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3]
社會任職
中南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所長、中南大學湘雅醫學檢驗所所長、博士生導師、教授,藥理學國家重點學科首席教授,以及藥品臨床研究培訓中心主任、臨床藥理國家培訓中心主任,美國默沙東(Merck)國際臨床藥理獎學金評委(共6位評委)、國際藥理學聯合會(IUPHAR)遺傳藥理學和藥物基因組學分會創始成員(Founding Member),國際藥理學聯合會藥物代謝學會委員(Councillor)、中國藥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藥物代謝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省藥學會理事長、湖南省臨床藥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以及《Br J Clin Pharmacol》、《Current Pharmacogenomics》、《Asian J Durg Metab & Pharmacokin》、《Acta Pharmacol Sin》、《中華醫學雜志》等10余家雜志編委。
[1-2]
周宏灝受聘單位
編輯周宏灝主要貢獻
編輯周宏灝科研成果
周宏灝院士于上世紀80年代在國際上率先發現和證實藥物反應種族差異,由此促進了世界各國藥政管理、新藥開發和藥物個體化應用等方面的革新。作為中國遺傳藥理學和藥物基因組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近30年研究了遺傳因素引起藥物反應種族和個體差異的現象和機制及其規律,建立了具有中國國家和民族特色的遺傳藥理學理論體系,并通過遺傳藥理學理論和臨床實踐的結合,建立了國家級的藥物基因組創新技術服務平臺和省部級的個體化用藥基因檢測中心,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張針對具體疾病的個體化用藥基因芯片,啟動了中國以遺傳藥理學和藥物基因組學為基礎的個體化藥物治療。 周宏灝院士還發現和證實了藥物代謝酶活性的基因劑量效應和藥物代謝酶基因劑量在藥物相互作用中的調控作用,為個體化用藥找到了基本規律;率先在中國提出并將遺傳藥理學和藥物基因組學理論和實驗室成果應用于臨床,啟動了以遺傳藥理學為基礎的“量體裁衣” 個體化藥物治療。
周宏灝院士專門為個體化藥物治療在其30年臨床科研工作基礎上,綜合中南大學三所附屬醫院技術力量創立了中南大學湘雅醫學檢驗所。“中南大學湘雅醫學檢驗所”為第三方仲裁能力的非營利性檢驗機構。特色及優勢檢測項目:個體化醫學。個體化醫療已經成為惡性腫瘤、高血壓、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疾病臨床治療的發展方向,是惡性腫瘤、高血壓、糖尿病預防和治療最有效的手段。個體化治療將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給藥方案提供技術支持,在降低患者醫療成本、改善藥物療效的同時最大限度避免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推動既往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傳統藥物治療模式向“量體裁衣,因人施治”的現代個體化藥物治療模式轉化。
周宏灝院士曾連續主持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完成3項美國中華醫學基金項目和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近五年獲科研經費3000余萬元。先后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臨床藥物治療學雜志》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200余篇(影響因子>7的30篇),被SCI引用3000余次。
[2]
周宏灝著作論文
- 專業著作
專著名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藥理學(雙語版)
| 周宏灝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2006
|
藥理學
| 周宏灝
| 科學出版社
| 2003年8月
|
藥理學
| 周宏灝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2003
|
遺傳藥理學
| 周宏灝
|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 2003
|
基礎醫學卷·分子藥理學
| 周宏灝
| 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 2003
|
遺傳藥理學:基礎與臨床
| 周宏灝
|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 2003
|
遺傳藥理學
| 周宏灝
| 科學出版社
| 2001年2月
|
遺傳藥理學
| 周宏灝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2001
|
- 期刊論文
周宏灝在先后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臨床藥物治療學雜志》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200余篇(影響因子>7的30篇),主要的論文如下:
[6]
● The elimination of diazepam in Chinese subjects is dependent on the mephenytoin oxidation phenotype
● Stereoselective disposition of carvedilol is determined by CYP2D6
● Induction of polymorphic4`-hydroxylation of S-mephenytoin by rifampicin
● Plasma caffeine metabolite ratio (17X/137X) in vivo associated with G-2964A and C734A polymorphisms of human CYP1A2
●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the CYP2C19 Polymorphism Affecting the S-Mephenytoin Phenotype in Chinese Han and Bai Populations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New Rare CYP2C19 Mutant Allele
● St John’s wort induces both cytochrome P450 3A4–catalyzed sulfoxidation and 2C19–dependent hydroxylation of omeprazole
● Isozyme-specific induction of low-dose aspirin on cytochrome P450 in healthy subjects
● Assessment of cytochrome P450 activity by a five-drug cocktail approach
● Pharmacokinetics of sertraline in relation to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CYP2C19
● Effect of the gene dosage of CYP2C19 on diazepam metabolism in Chinese subjects
● Ethnic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to morphine
● Increased suppression of exercise-induced increase in renin by propranolol in Chinese subjects
● Quinidine reduces clearance of (+)-propranolol more than (-)-propranolol through marked reduction in 4-hydroxylation
周宏灝人才培養
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信息:1990年至2005年期間,周宏灝培養的博士后、博士、碩士共42名,最近名單如下:
[7]
論文題名
| 作者
| 指導老師
| 學位
|
青藤堿對細胞色素P450的影響及其代謝機制研究
| 姚詠梅
| 周宏灝
| 博士
|
CYP3A4、CYP3A5和MDR1遺傳變異對環孢素處置的影響
| 胡永芳
| 周宏灝
| 博士
|
β<,1>腎上腺素受體的遺傳藥理學研究
| 劉潔
| 周宏灝
| 博士
|
CYP2C9遺傳多態性對氯諾昔康和洛沙坦藥代動力學的影響
| 劉亞利
| 周宏灝
| 博士
|
CYP3A4、CYP2C9酶和HMG-CoA還原酶遺傳多態性及其對Simvastatin降脂療效的影響
| 王安
| 周宏灝
| 博士
|
異煙肼對CYP2C19和CYP3A4酶活性的影響及其與NAT2基因型的相關性
| 張靜
| 周宏灝
| 碩士
|
PXR可變剪接的6bp-deletion突變對PXR和CYP3A4表達的影響
| 段麗芳
| 周宏灝
| 碩士
|
中國人群UGT2B7基因型分布及—38G/T突變對齊多夫定藥代動力學的影響
| 仇宇
| 周宏灝
| 碩士
|
洛美利嗪的體外代謝研究
| 周巍
| 周宏灝
| 碩士
|
PPARγ的配體羅格列酮和GW9662對脂肪細胞因子表達的影響
| 劉英姿
| 周宏灝
| 碩士
|
周宏灝獲獎記錄
編輯周宏灝人物評價
編輯從質疑“體重決定用藥劑量”開始,周宏灝一步步對人類用藥的種族差異和個體差異進行解密,終于在世界上開創了基因導向個體化用藥新時代。(湖南日報評)
[3]
周宏灝善于發現,勇于挑戰,從臨床到基礎的華麗轉身。(《生命的守護者:醫學大家(一)》作者 肖飛 評)
[8]
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
- 參考資料
-
- 1. 院士風采 .中南大學[引用日期2015-11-18]
- 2. 周宏灝 .中南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引用日期2015-12-01]
- 3. 開創因人用藥時代-記新當選的院士周宏灝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5-12-01]
- 4. 兩院院士 .華中科技大學[引用日期2018-01-06]
- 5. 院士著作館-專著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引用日期2015-12-01]
- 6. 院士著作館-期刊論文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引用日期2015-12-01]
- 7. 院士著作館-學位論文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引用日期2015-12-18]
- 8. 肖飛.《生命的守護者——醫學大家(一)》: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12月:412
詞條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