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曾德超
- 國 籍
- 中國
- 民 族
- 漢族
- 出生地
- 海南省瓊山縣
曾德超人物生平
編輯1944-1945年,任中央工業試驗所機械實驗工廠助理工程師。
[1]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獲美國雙城市明尼蘇達大學農業工程科學碩士學位。
[4]
2012年6月23日13時2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6]
曾德超主要成就
編輯曾德超科學研究
曾德超一直在研究探索土壤、機器、植物之間的基礎關系及其相關技術的開發應用。他在國內外首先建立土動剪強、動摩擦方程和切土動力模型,以此為導線編撰了第一本機械土壤動力學專著,為土方機械耕挖加工領域的技術進步提供了基礎保障。他還開創了農田建設和土壤耕作水熱鹽氣定量效應與調控工藝領域的研究,發表系列論文并提出“集雨蓄水耕作”,農場生產經營與資源、生態、環境綜合管理,節水、變量、保護、培育等技術復合農耕制的中國型可持續農業工程技術解決方案,并通過國際合作開發了華北條件下果樹三高與防污生產的“調虧灌水”技術和含大田在內的田間實時監測、短期預報、收支平衡的科學灌溉制度和實施技術,為實現中國節水農業提供了一條實現定量化的可供推廣的技術途徑。曾德超把農業活動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作為一個整體來思考農業工程學科的研究方向,極大地拓展了學科研究領域。
[1-2]
[4]
曾德超主要論著
2.1957年曾德超,機引犁的牽引調整問題,農業機械學報。
3.1959年曾德超,曹崇文譯,列托土聶夫著,農業機械,高教出版社。
4.1962年曾德超,郭祺泰,旱作砂壤土上鏵犁犁體曲面性能分析。農業機械學報。
5.1963年曾德超,郭祺泰,關于減輕步犁阻力的試驗報告。中國農機學會196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6.1964年曾德超,旱作砂壤土上鏵犁犁體曲面阻力分析。農業機械學報;滾垡壁犁犁體曲面有理設計方法,中國農機學會196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7.1965年曾德超,郭祺泰,按翻土曲線變化規律設計滾垡壁犁犁體曲面的方法,農業機械學報。
8.1979年曾德超,中國農業機械化政策及其對其它區域國家可能的應用。聯合國工發組織第一屆農業機械工業協商會議全球農機專家討論會論文;曾德超,趙作善,犁體曲面設計的數學解析法,農業機械學報。
9.1980年曾德超,中國農業機械化狀況與經驗。中西非濕潤熱帶小型農場機械化國際會議開幕式上的報告;試論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技術經濟模型,農業機械學報。
10.1981年曾德超,黃志明,宋聲鶚,農業現代化技術途徑與評價尺度,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學報;美國幾個典型地區的土壤耕作法。北京農機學院《教學與科研》;在中國條件下為發展農村經濟對農村工副業適用技術的評價尺度,國際支農工業現代化學術會議論文集。
11.1982年曾德超,李振安,發展動力驅動、原溝旋轉翻垡的根據及其實現的一些基礎條件,農業機械學報。
12.1983年曾德超,中國農業工程學科優先發展的領域、內容和技術關鍵的商榷,農業工程學報。
13.1984年曾德超,中國農業機械化與農機工業發展的現狀與趨勢,第二屆發展中國家農業機械工業國際學術會議;曾德超,周一嗚,信仕強,朱勇華,提高現用手扶拖拉機運輸機組安全性及運輸速度的可行性報告,農牧漁業部課題任務書;曾德超,新形式下農業機械化農機工業發展戰略的探討,農業機械學報。
14.1985年姚禹肅,曾德超等,用不同本構模型的土壤貫入有限元分析,國際地面車輛系統學會第一屆亞太地區學術會議論文集;曾德超,傅祺,以旋耕切土過程為例的一種解釋預測方程方法,國際土壤動力學會議論文集(英),奧本。 15.1987年楊邦杰,增德超等,根據地表溫度、濕度以及小氣候資料計算裸地蒸發量,《農田水分能量試驗研究》,科學出版社
16.1988年朱勇華,周一鳴,曾德超,拖拉機掛車機組動態翻傾性能的研究,農業機械學報。
16.1988年朱勇華,周一鳴,曾德超,拖拉機掛車機組動態翻傾性能的研究,農業機械學報。
17.1990年姚禹肅,曾德超,張紅,手扶拖拉機運輸機組行駛操縱方式的的探討地面機器系統學會論文集;隋紅建,曾德超,地面覆蓋應用、研究與展望,農業工程學報。
18.1991年曾德超,姚禹肅,土壤抗剪強度與剪切速率關系的研究,地面力學雜志(英);曾德超,黃敬黨,氣體燃料及其應用于內燃機的研究與發展,農業機械學報。
19.1992年曾德超,農業工程學科的對象、領域、發展現狀及趨向,農業工程學報。
20.1993年王千,曾德超,預測濕潤鋒進程的新方法,農業工程學報。
21.1994年曾德超,彼得杰里,節水策略和果樹密植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匯編《果樹調虧灌溉密植技術的研究與開發》:1—12,北京農業大學版社。
曾德超人才培養
曾德超作為中國首批博士生導師之一。從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成立之初,曾德超就從零開始,規劃學校教學設施建設、制定教學大綱、組織編寫教材、調配教師隊伍結構,為農業機械化系和整個學院的教學建設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第一屆新生入學,他就走上課堂,講授《農業機械學》和《農業機械運用》等課程,內容豐富且富有感染力的課程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的科研教育生涯中,為中國培養培養博士20余名,碩士30余名,他們遍布國內外科研、教學和生產多個領域,很多人已經成為行業骨干和學術帶頭人。
[1]
[8]
學生有原《中國農機化報》高級編輯高級記者張藍水,
[9]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隋紅建,
[8]
山東理工大學易維明教授。
[10]
曾德超獲獎記錄
編輯榮譽稱號 |
曾德超社會任職
編輯曾德超曾擔任國家科委發明評選委員會特邀委員,《農業機械學報》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農業機械卷》副主編,《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業機械化卷》副主編,國家機械委高等工業學校農業機械專業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指導委員會顧問,中國農業機械學會第一、二屆副理事長、第三屆名譽理事長,中國農業工程學會第一、二屆副理事長、三屆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協第二、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第二、三、四屆人大代表等。還曾擔任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農業機械協商會大會技術顧問。
[1]
曾德超人物評價
編輯曾先生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祖國的教育事業和科研事業,發揚光大曾先生嚴謹求實、執著創新的科學精神。(中國農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書記秦世成評)
[10]
曾德超院士的逝世,是中國工程院的重大損失,也是中國科技界的重大損失。(中國工程院評)
[3]
雖然曾先生已經離開三年多了,但他為中國農業機械化所做的貢獻永存,安放曾德超先生銅像不僅僅是為了紀念他,更是為了學習繼承曾先生愛國敬業、甘于奉獻的崇高品德和勇于創新、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為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大夢貢獻力量。(原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艾蔭謙評)
[10]
曾德超先生熱愛黨、熱愛祖國。他把畢生精力獻給了祖國的教育和農業科研事業,為中國的農業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讓我們敬仰和學習曾德超先生的高尚品質和科學精神。(中國農業大學評)
[1]
曾德超后世紀念
編輯2015年10月17日下午,為紀念曾德超,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編輯出版了《曾德超院士文集》,系統總結了其學術成果,賀子石老師和弟子們編輯出版了《理想的耕耘者-我們的導師曾德超》,記錄了曾院士的求學經歷,反映了他高尚的品德。
[10]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 參考資料
-
- 1. 曾德超先生生平 .中國農業大學統戰部 [引用日期2016-06-29]
- 2. 曾德超 .中國工程院[引用日期2016-06-30]
- 3. 曾德超院士逝世 .中國工程院[引用日期2016-06-30]
- 4. 曾德超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6-06-30]
- 5. 電子科學研究院研究生導師介紹:曾德超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引用日期2016-07-01]
- 6. 曾德超先生逝世訃告 .中國農業大學網站[引用日期2012-06-25]
- 7. 曾德超 .上海資訊網[引用日期2016-07-01]
- 8. 曾德超先生學生隋紅建:曾德超老師-我人生的領航者 .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引用日期2016-07-01]
- 9. 曾德超先生學生張藍水發來唁電 . 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引用日期2016-07-01]
- 10. 曾德超院士銅像揭幕 師生校友紀念拓荒者(圖文) .中國農業大學[引用日期2016-06-29]
- 11. 曾德超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中國高校[引用日期2016-07-01]
- 收起
詞條標簽: